为迎合马来西亚国庆,在倒数独立日的一个月内,有着“轰炸式”上载到网络《15个马来西亚》短片;此短片内容无论是直接或间接都在反映着我国的政治、教育、社会、宗教等各层面问题。进而,导演们都各自采用了不同的诠释手法,以风趣、嘲讽、等角度来阐明马来西亚真实的一面。有些短片更是以搞笑的手法来拍摄,不但带来了欢笑与娱乐,然而主题里所带出的背后信息却有着深厚的意义,值得我们谨慎地进入探讨。不仅如此,15个短片不间接的也启发笔者要多关注更多有关的马来西亚的事件。
在15个短片之中,给予笔者最深的印象,即是《halal》及《potong saga》,因为此短片在描述主题的过程中让观众捧腹大笑,然而却传递着宗教上的误解。就以《halal》为例,虽然halal这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也许我们也晓得halal指着是“回教徒合格食品”,而其真正的含义是按照“伊斯兰教法”来宰杀牲畜。似懂非懂状况,只会带来宗教礼仪上的误解。另外一个例子《potong saga》,更说白了很多时候人都是在“人云亦云”之下,半知半觉的去理解一些事情。以导致一些尴尬或误解的局面,甚至引起一些种族上的纠纷。
因此,笔者认为倘若一个国家要迈向合一,乃要看重并尊重彼此间的宗教信仰。同时不要标榜自己宗教的优越性而贬低他人。而是要诚恳的与各界种族交流,目的乃是使双方理解各自宗教礼仪的背景。不然会因着不必要的“误解”而导致分裂。
Tuesday, October 6, 2009
政教分离是个神话?
据作者钟志邦表示,政教分离似乎已经成为普世都可以接受的大原则。然而在运作过程却是错综复杂,使得政府和宗教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作者提出中国的情况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中国政府虽然强调宗教不可以干涉政治,而自己却没有严格遵守该原则,反而不断的干涉及全面性的管治各宗教。
进而,作者尝试以『政教分离』这问题给新加坡,进行『政教』与其『处境』的对话。并以历史的沿革来理解新加坡政府何以处理『政教』课题。作者以历史告诉笔者,新加坡政府的看法就是倘若一些宗教活动一旦被视为对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受到极大的威胁、引起宗族冲突或存着有反政府的意图,有关当局将会采取严格性的介入。
据笔者的了解,不单亚洲面对『政教』之间的张力,然而在欧洲的宪法皆同面临如此的厄运。英国、荷兰两国女王虽然贵为教会元首与信仰的保护者,纵使其地位正如其王位,而实权近乎是零。然而,英国有些地区仍不准基甸会在旅店摆放《圣经》【1】。
1.黄子:《部长先生你又错了》(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2007),页97。
进而,作者尝试以『政教分离』这问题给新加坡,进行『政教』与其『处境』的对话。并以历史的沿革来理解新加坡政府何以处理『政教』课题。作者以历史告诉笔者,新加坡政府的看法就是倘若一些宗教活动一旦被视为对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受到极大的威胁、引起宗族冲突或存着有反政府的意图,有关当局将会采取严格性的介入。
据笔者的了解,不单亚洲面对『政教』之间的张力,然而在欧洲的宪法皆同面临如此的厄运。英国、荷兰两国女王虽然贵为教会元首与信仰的保护者,纵使其地位正如其王位,而实权近乎是零。然而,英国有些地区仍不准基甸会在旅店摆放《圣经》【1】。
1.黄子:《部长先生你又错了》(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2007),页97。
神学与电影的关系:彼此丰富的途径
悠记一位牧者曾经分享说,有一次他携带家人到戏院观看电影,碰巧遇见了会友;顿时那会友的表情显示着非常惊讶,惊讶的是身为一位牧者怎会出现在戏院呢?此景,就像作者梅智理所说的有些保守的基督徒常会抱着怀疑的眼光看待电影。而电影就像属于邪恶或者有问题的,牧者看电影更是把问题放得越大了。
作者提出电影被视为茶毒圣洁的基督徒生活,主要因素乃是处於电影的题材,蕴含着恐怖、科幻、以谋杀等信息题材。而且,有些电影在处理故事里的道德问题上,显示着不少含糊不清的地方。导致一些年轻人很容易被误导,去追求一种世俗的生活方式。进而,电影有着一股力量,引导观众离开所熟悉的坏境,进入电影戏剧所展现的陌生世界里。接着,作者给读者抛出一个问题?即是设问读者是否决定进入电影里去冒险。
作者建议当观看电影时,乃需要以批判、思考及评估的角度进行电影评估,是有助于发展深度的反省与行动。接着作者就以两部电影,即是《舒特拉的名单》(schindler's list)及《死囚168小时》(dead man walking)作为范例。这两部电影都产生不同醒觉效应,前者是引起良心的觉醒;而后者更是引导了作者在处理暴力罪行上,有着全新的崭观。
最后作者提出判断影片有四项准则,即是色情、宣传、琐碎以及煽情。而这四样准则都是好电影的仇敌。作者指出,电视上的『肥皂剧』会影响人自我放纵、自怜和停滞不前。笔者认为作者抱着主观的角度去观看『肥皂剧』,不一定所有的『肥皂剧』都会促使观众自怜和停滞不前。视如,(macgyver)却带给观众如何在逆境中得以生存,在危机时如何应对。整个故事内容富有积极的教育教材,而不至于作者说的自怜和停滞不前。
作者提出电影被视为茶毒圣洁的基督徒生活,主要因素乃是处於电影的题材,蕴含着恐怖、科幻、以谋杀等信息题材。而且,有些电影在处理故事里的道德问题上,显示着不少含糊不清的地方。导致一些年轻人很容易被误导,去追求一种世俗的生活方式。进而,电影有着一股力量,引导观众离开所熟悉的坏境,进入电影戏剧所展现的陌生世界里。接着,作者给读者抛出一个问题?即是设问读者是否决定进入电影里去冒险。
作者建议当观看电影时,乃需要以批判、思考及评估的角度进行电影评估,是有助于发展深度的反省与行动。接着作者就以两部电影,即是《舒特拉的名单》(schindler's list)及《死囚168小时》(dead man walking)作为范例。这两部电影都产生不同醒觉效应,前者是引起良心的觉醒;而后者更是引导了作者在处理暴力罪行上,有着全新的崭观。
最后作者提出判断影片有四项准则,即是色情、宣传、琐碎以及煽情。而这四样准则都是好电影的仇敌。作者指出,电视上的『肥皂剧』会影响人自我放纵、自怜和停滞不前。笔者认为作者抱着主观的角度去观看『肥皂剧』,不一定所有的『肥皂剧』都会促使观众自怜和停滞不前。视如,(macgyver)却带给观众如何在逆境中得以生存,在危机时如何应对。整个故事内容富有积极的教育教材,而不至于作者说的自怜和停滞不前。
专业精神vs专业主义:教牧的召命、品格与培训
作者梁家麟,自开始就不间接的向读者们灌输“传道”一职是一个行业。然而这行业逐渐被一些非正式受专业训练人士、业余者以及中年转业者给取代、被争夺职位与市场配额。基于以上的种种因素,导致全职传道人的身分和功能模糊化的后果,找不到自己身分的定位。然而笔者却认为,传道人身分象征乃是“圣职”,是从神而来的一份召命与使命;并非作者所提及“行业”。而站在一个圣职人员的立场上,笔者认为作者抹杀了这么一个凸显的定位。倘若从这个角度去观看,笔者不认为传道人的定位就因此而轻易的受到教会世俗化或神学教育普及性的威胁。
传道之职本身乃是多元化;因传道人得兼顾不同领域的需求,既是从最基本的关怀教牧、讲道教导、各种的礼仪服务以及预备教材。据作者表示倘若教会在聘请传道人时,也抱着聘请专科人员,并承担多量的工作范围,这种想法将会为年轻的教牧同工带来压力。不仅如此,作者也表示教会越是有庞大的传道团队,便越要求个别传道人以专业人才的姿态存在。在于这一点,笔者认同作者所说的,因为教会在无形中将传道的定位给市场化。
最后,作者强调拥有一套知识和技术的人,不会自然地便成为好牧者。因为好的牧者是不会拿着一套知识和技术到处求售,而是委身於一个群体里,跟群体成员建立生命的关系。笔者认同作者所提出的见解,知识和技术乃是属于外来所累积成的,而这些外在所累积的,也许一天会消失作用。然而内在牧者心怀才是永恒的基础,是带不走的。
Monday, October 5, 2009
跨越边界:希伯来《诗篇》与中国《诗经》对人性的想像
作者李戠昌以期藉着跨文本的诠释方法来重阅希伯来的《诗篇》与中国的《诗经》的文学世界,蕴含的人性理念与形象。并且在希伯来与中国处境去想像或了解人类会以何种方式在自身的历史及社会政治现实中呈现出的人性观。
当笔者对《诗经》及诗篇《哀歌》进行平行阅读时,发现这两个经典皆有处境的公共性。笔者在下省略的交代:《诗经》内容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而诗篇中的《哀歌》就被视为希伯来民族的绝歌,此乃在歌叙希伯来民族国破家亡的悲惨的经历。另外一个共同点,在于作者乃於受苦者或受逼迫者,特别面对社会不义和逼压作出反映。
然而不同点的地方,儒家提倡在统治黑暗中,乃要重视各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正如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藉着内心修养的基础,才能创造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基于以上的观点,给人类拟造一个强者的形象,凭着自己的力量和修养,治理或平息一切逆境。 然而,希伯来民族却希望上帝的介入以拯救他们脱离凄惨的情景。前者是单凭自己,后者乃是神的介入。
当笔者对《诗经》及诗篇《哀歌》进行平行阅读时,发现这两个经典皆有处境的公共性。笔者在下省略的交代:《诗经》内容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而诗篇中的《哀歌》就被视为希伯来民族的绝歌,此乃在歌叙希伯来民族国破家亡的悲惨的经历。另外一个共同点,在于作者乃於受苦者或受逼迫者,特别面对社会不义和逼压作出反映。
然而不同点的地方,儒家提倡在统治黑暗中,乃要重视各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正如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藉着内心修养的基础,才能创造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基于以上的观点,给人类拟造一个强者的形象,凭着自己的力量和修养,治理或平息一切逆境。 然而,希伯来民族却希望上帝的介入以拯救他们脱离凄惨的情景。前者是单凭自己,后者乃是神的介入。
Subscribe to:
Posts (Atom)